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陇南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新华网」甘肃陇南:打好脱贫“组合拳”拓宽“致富路”

2023/5/30 5:41:39发布38次查看
新华网陇南6月12日电(张静)近年来,陇南市将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打出了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双联扶贫“组合拳”,拓宽村民致富路。截至2016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了4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5%。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 “美丽邂逅”
“我们村过去很穷,脏乱差现象普遍,但从2012年开始,依靠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陇南市康县长坝镇党委书记杨寿松说。
杨寿松口中的村子就是陇南市康县长坝镇的花桥村,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美丽新农村。
杨寿松介绍,花桥村以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为契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化经营、贫困户参与、整体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式,由陇南市龙江公司投资2300万元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和乡村宾馆,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村级卫生室、中医养生堂、村史馆……游客不仅能观光游玩,还可以感受当地特色民俗。
“到了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最多能超过千人,生意很火。”走进“花桥人家”农家乐,说起乡村旅游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经营农家乐的杨明霞一边忙活一边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楼上住宿已经有五个标间,每个房间政府给补贴一万块钱。以前在外打工,每年只能留存一两万块钱,现在年收入能超过十万元”。据介绍,截至2016年底,花桥村贫困户已由2015年底的63户210人减少至35户、123人。
为了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2016年,康县为当地40户贫困家庭提供了20万元的扶贫贷款,每户有5000元的发展资金,向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经营户投资。这种“借鸡生蛋”的经营模式,既发挥了扶贫互助资金的效用又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距离花桥村大约十分钟车程的地方,是别具民俗风情的古村落朱家沟村。
朱家沟位于岸门口镇,村内的古道、古宅、古泉等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意象和文化表征,至今仍留存着石碾、磨盘、手磨子、石马槽、功德石碑……
2016年12月,朱家沟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2017年初,岸门口镇政府投入资金5万元作为村集体股份,主导成立仁和居旅游度假公司,村集体入股扶持和监督公司,农户参股或在公司旗下自主经营,发展乡村旅游。
“我们的餐车、餐具、桌椅都是政府给买的,游客多的时候,一天收入有2000多元。”在朱家沟经营小吃摊的苏雪梅说。
岸门口镇街道村包村干部何国涛介绍,2013年全镇人均收入2800多元,自发展乡村旅游至今,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该村以前有18户贫困户,目前只剩6户。
“在康县,像花桥村、朱家沟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已建成260多个,全县直接和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群众达5176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1.4%,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2458元增加到2016年的5455元,贫困发生率从54%下降到了17%。”康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沈小煊说。
近年来,陇南市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和“百村千户万床”工程,在基础条件、旅游资源较好的125个村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通过示范带动全市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就业率,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旅游脱贫之路。
农特产品与电子商务的 “无缝对接”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直以来制约着陇南的经济发展。为切实解决陇南农特产品卖难问题,陇南市抢抓“互联网+”机遇,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2014年底,陇南市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试点市,陇南市先后在9县区1365个建档立卡村中选择确定了750个贫困村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工作。
毕业才两年就已经创办了成县深山源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陈小光说,因为看到家乡电子商务发展如此迅速,便和几个朋友一起走上了电商创业路。目前,该公司与346户农户签订长期帮带协议,其中贫困户169户。
大学生村官刘蓓也意识到这点,借着成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契机,投身到电子商务工作中,开设了专售农特产的网店——“成县土生土长土特产店”。
“我们主要经营成县老树核桃、柿饼、农家土蜂蜜、木耳等成县农副土特产品。2016年的销售额是12.8万元,线上7.8万元,线下大概5万元左右!”刘蓓说。
2013年,陇南市确立了“433”发展战略,把扶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把电子商务作为“三大集中突破”之首,采取政府补助的方式加快农村物流设施建设,整合发展各类物流企业255家、快递服务站1062家、村邮站1200个,基本建成了“县区有物流园、乡镇有快递服务站、村有代办点”的物流快递服务体系,为电商扶贫夯实了基础。
同时,陇南市与淘宝、天猫等国内营销平台主动沟通合作,淘宝“特色中国陇南馆”,同时自建“农村市集”、“蚂蚁市集”等电商平台,建成了一批电子商务孵化园、创业园和产业园。
截至目前,陇南市网店总数达到近1万家;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46亿元,累计达到64.59亿元,新增就业17522人,累计达到7.18万人,电商扶贫对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贡献额达到620元。
特色产业与精准扶贫的“完美结合”
“这些青泥黑猪都是纯野外放养、生长环境网络可视化、还可以在网上认购猪仔,每只小猪仔耳朵上都有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查看小猪的信息,等猪出栏了,领养者可以通过快递收到新鲜猪肉。”徽县马鞍梁原生态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袁碧刚说。
马鞍梁原生态养殖合作社位于徽县大河店镇火石村,青泥黑猪是村里的富民“品牌”产业。“我们每个村都有一个富民产业,每个产业都要形成一个品牌。”徽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刘永成说。
徽县大河店镇火石村辖3个村民小组、61户、22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64人。人均耕地面积5.6亩。多年以来,当地群众收入主要依靠种粮卖粮,未形成优势特色产业,群众增收致富比较困难。
近年来,徽县县委大力实施“123带动百千万”工程,即:“1”是全县每一个行政村确定一项特色产业;“2”是县财政为每一个行政村平均安排20万元资金引导产业发展;“3”是每村创办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个电商示范店,创建一个特色品牌。“百”是以扶贫资金为杠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动员群众积极参股,每村撬动民间资本投入100万元以上;“千”是以产业脱贫为导向,确保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千元以上;“万”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目前,该县已创建部级示范场1个,省级示范场2个,市级示范场12个,有效的带动了全县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扶贫思路是把劣势变成优势,把优势变成产业,把产业变成商品,把商品变成钱,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电子商务’的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建立合作社,把老百姓聚起来,抱团发展。”刘永成说。
2016年,徽县县委组织部立足火石村地广粮多、生态良好的优势,采取吸纳33户农户入股分红、双联单位帮扶等方式,筹集资金89.5万元,组建了马鞍梁原生态养殖合作社。
“今年,我们合作社青泥黑猪养殖规模将达到200头以上,经济效益达到60多万元;2018年,青泥黑猪养殖规模将达到500多头。合作社要重点扩大青泥黑猪的养殖规模,建成集繁育、散养、销售为一体的原生态综合养殖示范基地,让广大农民搭上现代养殖的快车,真正尝到甜头。”袁碧刚充满信心地说。
陇南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